“男生也可以来姨妈” 英国小学老师开始这样教孩子

在提倡男女平等的时代,消除男女之间的刻板印象,也被看做了追求男女平等的一部分。

比如,从前普遍认为男性才能胜任的工作,女性也可以做得很出色;

一般认为女性更擅长的事情,比如化妆穿小裙子,男性愿意的话也没什么不妥。

然而,这里的平等更多指的是社会层面的,而不是生物层面的。

比如,男性确实没法哺乳,这就没办法强求了。

男女性生理结构上的一些差异,并不会随着社会提倡的平等理念就消除。

但是最近在英国一所小学里,为了倡导男女平等,保持性别中立的教学,

学校从教材、教课方式上,正在试图强行消除这种 " 生理差异 ":

" 你是一个小男孩?没关系,其实小男孩也‘可以’来月经的哦!"

这不是完全违反基本生物常识吗?

学校对此有一套 " 强有力 " 的解释,但听了却人更加头晕 ...

关于践行 " 性别中立 " 教育这件事,最早在 2011 年左右就在瑞典出现了。

两所倡导性别平等的瑞典幼儿园,从硬件设施到教学方式上开始不遗余力地强调性别中立,

强调儿童也有挑战刻板的性别印象,跨越性别界限的能力。

比如,学校完全删除和禁止使用 " 男孩 "" 女孩 " 这两个词。

取而代之的,是用中性词汇 " 朋友 " 来称呼每个孩子。

同时,也对学校使用的所有的故事书、歌曲进行筛选和重新编写,

把一些类似于单亲父母、同性伴侣家庭都融合进故事里,

更是添加了一些 "女英雄拯救王子 "的故事。

用这些非传统的故事情节,来确保孩子们不会产生陈腐的性别刻板印象 ….

瑞典学校的做法当然也引起了很多争议。

瑞典的精神病学家 David Eberhard 就认为,这种在幼儿园阶段的干预,是让孩子们对生物差异视而不见。

" 这是一种洗脑,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宗教,一种宣传男女之间没有差异的宗教。这不科学。"

可是,虽然有一些社会活动家、科学家不同意这种做法,

但作为 " 世界上最平等包容 " 的北欧国家之一,瑞典这两所幼儿园的做法还是引起了很多国家的效仿。

比如,2016 年开始,澳洲就出现了一批性别中立的幼儿园。

在里面,一些传统的儿童玩具,如芭比娃娃、超级英雄手办之类的都不能玩了。

学校里也不准出现 " 男孩 "" 女孩 " 这样的词汇,甚至要求用 " 家长(Parent)" 来代替爸爸、妈妈这样有性别的词汇。

这些,都是为了要求小朋友们从小就树立性别平等的观点 ...

英国也在 2016 年把这种" 性别中立 "教育理念放进了文化教育大方针里。

英国的文化教育协会的正式政策中,有一个内容是:是否需要把所有的教学材料都改成性别中立的?

而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官方给出的回答是:

更新后的书籍将有助于提高学校的性别平等教育。

即使教科书不换,教师们仍然可以把其中的例子当做性别不平等的案例,鼓励孩子们更批判性地思考。

这也就是说,换了最好。

不换的话,现在的教材里的素材,就需要变成 " 被批评 " 的对象。

这种政策,渐渐地也得到了一部分学校的 " 积极响应 ",

一些看起来很荒唐的 " 性别中立 " 改革政策应运而生。

于是,就有了最近这个引起了媒体巨大关注和争议的" 布莱顿小学的性教育教案 "。

在这所小学的性教育课程中,刚入学的年仅 8 岁左右的孩子们被告知:

所有人,不管是什么性别,都可以来月经,包括小男孩。

学校说,他们之所以要这样教孩子们,

是为了避免让那些" 自我认同为男孩 " 的小女孩感到被冒犯了。

毕竟,英国的孩子在 4 岁的时候,就可以自己 " 定义 " 自己的性别了。

学校为了尊重有可能想要跨性别的孩子,做出了这样 " 去性别差异 " 的教案不也是情理之中的吗 …

(英国政府调查问卷中,4 岁的孩子们可以选择的性别不是 2 种,不是 3 种,而是多达 23 种 ..)

为了配合这个教育方案,学校里教案里所有提及到 " 月经 " 的语句,

都不能限定为 " 女孩 "" 女性 ",而必须保持性别中立,用不分性别的主语代替。

同时,学校内不管男女厕所,都必须提供用于装月经用品的垃圾箱。

这也是一种强调" 所有的性别都可以来月经 "的做法 …

当然,这种做法很快就引起了巨大的争议,英国保守党的议员大卫 · 大维斯也发声质疑,

觉得老师们这种做法会让孩子产生精神错乱,毕竟很多接受这种教育的孩子也才 8 岁左右。

现在和他们说 " 所有人都可以来月经 ",他们到底应该怎么理解性别这个问题呢?

况且,就算是对那些年龄大一点的孩子们而言,

现在的性别教育中关于月经的话题 , 也让人越来越困惑了。

这种 " 所有人都可以来月经 " 的观念,就算是对那些 " 认为自己是男孩 " 的女孩,可能也很难理解吧 ….

来自跨性别者组织的 Stephanie Davies-Arail 也表示说:

女孩们在经历青春期时,本身已经很困惑很难熬了。

她们应该有权利通过明确的语言来了解自己的身体,了解女性的生理结构,

而不是被这些 " 政治正确 " 的言论迷惑。

女性主义学者 Julie Bindel 还补充说,如果学校真的想帮助不同性别的孩子建立平等的意识,

其实完全可以告诉那些容易受影响的孩子,男孩们可以在女孩开始月经的时期表现出更多的尊重和支持,而不是取笑和捉弄。

这可能比强调男女生都可以来月经,对孩子们的帮助更大 ...

然而,不管是政客、活动家还是学者的呼吁,

在 " 消除性别差异,提倡性别中立 " 成为一种政治正确的环境下,都很容易被认为是一种 " 保守的、退步的 " 观念。

而社会机构为了不触犯跨性别团体的利益,有时候不得不做出一些 " 荒唐 " 的妥协。

比如,英国的医疗系统 NHS 的医疗指南上,为了尊重跨性别者的权利,

居然邀请所有 " 成为女性 " 的男性们参加宫颈检查。

虽然,这部分人,根本就没有宫颈 ….

这些事情经过媒体报道后,英国网友们也是真的困惑了 ...

" 这??快来个人给我解释一下!"

" 这世界真的是疯了 "

" 然而,这群人还困惑为啥我们的孩子们会需要精神问题帮助!

快把想出这些煞笔点子的人开除了吧!"

" 这太荒唐了。孩子们该有多困惑啊 ..."

" 荒谬至极!"

或许在社会层面上的要达到男女平等,的确需要消除对性别的一些刻板印象。

但是对于学校、医疗机构的这种硬要把男女之间客观存在的生物差异也消除的做法,

至少在目前这个阶段,可能是大多数人都是无法理解和看不懂的 ….

估计接受这种教育的孩子们,会产生的困惑,也不会比看新闻的网友们少。

哎 ....

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,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

分享新闻到
微信朋友圈
扫描后点
右上角分享

0 Comments

Leave a Comment

Ad

Related Posts: